首页

小刚原创系列37

时间:2025-05-28 15:59:12 作者:人民网评:以科技之光,照亮强国之路 浏览量:14526

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科学技术要打头阵,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。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,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。今年活动以“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”为主题。连日来,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,通过展览展示、互动体验、参观研学、专家讲座等方式,点燃公众对科学的热情。科技活动周,打破了科技与大众之间的隔阂,让科技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
 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科技周是一个触摸未来的珍贵窗口。江西九江,机器警察和巡逻机器警犬亮相科技活动周现场,引得众多市民围观;北京“自动化之光”公众科学日,18项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惊艳亮相;大连科普讲解大赛上,选手们围绕“人工智能”“自然科学现象”“医学原理”等前沿热点领域,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;西藏那曲,科普大篷车开进海拔4500米的色尼区中小学校,从基础物理原理演示装置,到展现前沿科技成果的模型,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科学,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。这些活动走进社区、校园、乡村,让抽象的科技变得触手可及,既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,也为创新发展凝聚起深厚的群众力量。

  科技创新并非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的单打独斗,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宏大实践。科技活动周的各项活动,正是激发全民创新热情的关键。当孩子们在科普活动中种下科学的种子,当普通民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科技的乐趣,创新的种子便会扎根心田。这种全民参与的创新氛围,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,则是向科技工作者致敬的重要时刻。“嫦娥”揽月,“天和”驻空,“天问”探火,“九章”量子计算机……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科技报国的动人篇章。从精密仪器的研发,到民生科技的普及,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,每一项成果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必须创造条件、营造氛围,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,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,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。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,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,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;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;教育部门要加强科学教育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培养更多后备力量。

  许多影响创新发展的力量,来自于深层次的文化和观念。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追赶超越,更是文明文化的发展革新。当全社会齐心协力,科技之光必将更加耀眼,照亮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。(人民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西问·中外对话|“中国人民始终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”

早晨7时,莲泗荡风景区入口处已停满了车,不少人结伴从浙江各地及江苏、上海等地赶来观景。“这是渔民的盛会,太湖流域一带的100多个网船会社团相聚于此,120条船停靠莲泗荡,再次开启一场水边的狂欢。”作为中国网船会非遗传承人,网船会的盛景一直定格在55岁的张文忠心中。

中国农村公路发展微视频《一条路的自述》 展现金寨县南汤路变迁

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于跃表示,虽然台风“格美”已减弱停编,但受其残余水汽、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,辽宁雨量不降反增,中小河流地质灾害、山洪的气象风险等级较高。

邮储银行2024年上半年净息差1.91% 继续保持同业领先

根据清科的统计数据,截至2023年,我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086只,目标规模约12.19万亿元人民币,已认缴规模约7.13万亿元人民币。总体来看,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在优化资本配置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、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形成了“合肥模式”“苏州模式”“深圳模式”等先进经验。

“迁鸟”云集河南多地 珍稀候鸟越冬迎高峰期

当天,“巴西青年看中国”优秀作品同步展映。“中巴青年对话”深入探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。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,深化在教育、文化等领域的互动,为中巴青年提供更多互学互鉴机会。

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 中巴关系如何开启下一个“黄金50年”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